问答题
某一压力管道元件—四通管,由无缝钢管加工制成,规格尺寸为Φ273×8×720mm,结构型式如下图,材质为20#钢,加工工艺为:钢管整体加热至910-930℃,在热态下用模具拉拔成型Φ89拔口,再经机械方法加工至规定尺寸。设计图样规定该四通管外表面应进行100%磁粉检测,检测标准为JB/T4730.4-2005,合格级别Ⅱ级。
某MTⅡ级人员提出:对Φ89拔口及其附近部位(在图中Φ120范围内)应增加一次磁粉检测,并提出可采用中心导体法进行磁化。你认为增加一次检测是否必要?对Φ89拔口及其附近部位的磁化,是用中心导体法好,还是用单磁轭法或触头法磁化好,为什么?
①有必要对Φ89拔口及其附近部位(在图中Φ120范围内)增加一次磁粉检测。因为起拔位置(在图......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问答题 某MTⅡ级人员用绕电缆法对产品进行检测,电缆缠绕方法如下图,你认为他的缠绕方法正确吗?
问答题 应用线圈法对该工件整体纵向磁化时,工件中磁感应强度分布是否均匀?如不均匀,请指出哪些局部位置磁化效果较差?是否需要使用灵敏度试片?如需使用应贴在何处?
问答题 应用直接通电法或中心导体法对该工件进行整体周向磁化时,工件中磁感应强度分布是否均匀?如不均匀,指出哪些局部位置磁化效果较差?是否需要使用灵敏度试片?如需使用应贴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