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某县地税局接到匿名电话,举报某企业1997年有重大偷税行为,县局安排县局稽查局任真、陈实前去稽查。2003年6月30日检查组一行二人前往该企业进行税务稽查,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稽查通知书。该企业财务科长以检查组事先未通知为由拒绝检查,后又以稽查员任真与该企业某职工为远方亲戚为由申请该同志回避。检查组同志一致认为企业申请检查人员回避的理由站不住脚,坚持要求企业配合检查,组长仍由任真同志担任。税务检查组检查该餐饮服务企业的纳税情况时发现,该企业1996年度采取隐瞒收入等手段,偷逃营业税税款8万元。据此,该检查组提出处理意见如下: 1、补税8万元; 2、依法加收滞纳金3万元; 3、处以偷税金额0.5倍的罚款4万元。补税罚款合计15万元(假设以上数字计算正确)。7月3日,稽查局根据税务检查组的意见下达了《税务处罚决定书》,填开税务处罚决定书交给其法人代表,责令该企业10日内补税8万元,缴纳罚款及其滞纳金7万元。由于企业拒收处罚决定书,税务人员直接将处罚决定书放在法人代表的办公室,并邀请当地国税局同志签字,以示证明。纳税人逾期未缴纳税款、罚款及其滞纳金。7月20日,稽查局执行人员王小民经稽查局长批准,通知企业财务人员到场扣押该企业商品一批,价值约20万元。7月23日,该企业缴纳税款及滞纳金110000元。7月25日,稽查局归还其商品,发现其中大约30000元的商品由于天气原因已经变质。7月30日,企业口头电话向县地税局申请复议。8月7日,县地税局以未书面提交复议申请为由,书面作出拒绝受理的决定。8月10日,该企业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①撤销税务行政处理决定,退还全部税款;②撤销税务行政处罚决定,③提出赔偿要求,要求税务机关赔偿直接损失30000元与影响生产经营的间接损失70000元。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税务机关在本案中存在哪些问题?

【参考答案】

(1)处罚时效不合法,依照《行政处罚法》规定,行政处罚时效是两年。本案只能追征税款,而不应处罚;
(2)对法人......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问答题 1、纳税人在本案中存在哪些问题?

问答题 市某私营电缆厂(有限责任)账证健全,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2003年该厂有关生产经营情况如下:2003年产品销售收入1500万元,其他业务收入500万元;产品销售成本1000万元,产品销售费用200万元(其中当年发生广告费用30万元;2002年产品销售收入1000万元,实际发生广告费35万元);财务费用50万元(其中对外投资长期借款利息支出30万元);缴纳增值税80万元、营业税金及附加7万元;管理费用150万元(其中实际发生业务招待费10万元,提取风险准备金20万元,缴纳省工商联会费10万元);营业外支出80万元(其中通过某全额预算拨款事业单位向某贫困地区高中学校捐赠5万元,通过红十字会向红十字事业捐赠15万元,资助非关联的高校进行新工艺研究10万元);其他业务支出350万元;资本公积新增60万元(其中接受某风险投资企业专项资助40万元,无法支付应付账款20万元);补贴收入50万元,属于财政拨款专项用于当年技改购置国产设备,该厂经税务机关审批技术改造购置国产设备200万元,税务机关确认其当年实际购置生产设备160万元(其中使用财政专项补贴50万元)。税务机关确认其2002年应纳企业所得税60万元,当年已预缴企业所得税35万元,请计算该厂2003年应补缴企业所得税多少元?

问答题 某市商业银行2003年第2季度有关业务资料如下:(1)向生产企业贷款取得利息收入600万元,逾期贷款的罚息收入8万元。(2)为电信部门代收电话费取得手续费收入14万元。(3)4月10日购进股票800万元,购进债券200万元,6月25日以760万元的价格卖出股票,以260万元的价格卖出债券。(4)受某公司委托发放贷款,金额5000万元,贷款期限2个月,年利息率4.8%,银行按贷款利息收入的10%收取手续费。请计算该银行2003年第2季度应缴纳和应代扣代缴的营业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