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某年某月某日,某市石油化工厂渣油罐发生爆炸事故,波及相距20余米处的2个容积为1800m3的汽油罐爆炸起火,造成16人死亡、6人重伤,炸毁油罐3个,烧毁渣油169t、汽油111.7t,以及电气焊具、管道等,直接经济损失45万元。全厂被迫停产达2个多月。 背景与经过:450m3渣油罐原为锅炉燃料油罐。某月某日将此罐改为非常压渣油罐前,该厂领导未将改造方案交设计部门按有关专业国家规范进行设计,也未经热力学计算,未加任何换热、冷却装置,也未采取其他安全防范措施。《炼油厂油品储运工艺设计》规定:“油罐内油品的储存温度一般不高于90℃。如操作上有特殊要求,热油可以进罐,其进罐温度不高于120℃,热油罐的基础应加特殊处理。”当3月30日10时,365℃高温热渣油从常压塔底出口通过管道输入该罐时,虽经管道自然降温,但经30h输送,进入油罐时温度仍然超过200℃,挥发出大量可燃气体,与罐内空气混合形成可爆性气体。这种气体充满油罐后,即从罐顶透光孔、量油孔、排气孔向罐外溢出,形成爆炸危险区域。 某月初,该厂为解决燃料渣油的质量问题,决定将原液控塔搬迁到500m3燃料渣油罐南侧8.3m处,距该罐20m远有2个汽油罐(各1800m3)。在工程即将结束的某月某日,没有办理动火手续,也没有采取任何安全措施,施工人员在液控塔量上一层平台的北侧进行电焊作业。电焊火花点燃了从渣油罐顶部放空孔溢出的可燃气体,引起渣油罐爆炸起火,摧毁距离8.2m远的防火墙,进而引起距该罐20m远的2个汽油罐起火爆炸。火灾覆盖面积5000m2,当晚9时35分扑灭,历时5h10min。 根据以上事故经过请分析事故原因及以后的防范措施?
问答题 某石化厂检修时准备安装一台新制成的换热器,由于之前没有试验记录,安装前准备做气密性试验,该换热器是按温度为300℃,压力3.9Mpa等级设计制造的,由于实际操作温度会超过300℃,所以图纸的技术特性表和设备铭牌设计压力修正为3.2Mpa。气密试验前,紧固试压环安装了20条螺栓(共有40条),安全阀及各相关接管口加盲板。气密试验时设备员口头交代检修人员将压力升到3.9MPa,当压力升到3.7MPa时,试压环紧固螺丝拉断,螺母脱落,发生爆炸事故。请分析,以上的工作,有哪些错误?
问答题 有一台U型管换热器,管箱形式为整体管箱(材质20MnMo锻),壳程介质为冷却水(含CL-),壳体材质16MnR,管程介质是合成原料气(含H2S杂质,有时有微粒),芯子材质20#钢。该设备投用已5年,上次检验(首检)未发现问题。近一年来,发现传热效果下降(但仍能满足要求)。进一步调查发现冷却水进口管内壁有结垢现象,化验出口冷却水时发现管程中的原料成份存在,检修时发现换热器的管板与管子连接部位有径向小裂纹。 请根据上述情况,分析下列问题: 1、该换热器传热效果下降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答案: 2、该换热器可能出现的失效方式有哪些? 3、对该换热器需检查及检验的部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