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
挫折四问
①古往今来,挫折像一条尾巴跟着我们人类。从荆轲刺秦王时遇到的挫折到邓小平三起三落时遇到的挫折,从爱迪生发明电灯时遇到的挫折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遇到的挫折,我不禁迷惑于挫折,思考起挫折来。现写《挫折四问》,算是我对挫折的思考。
②第一问:挫折是什么?
③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知道“挫折”的意思就是变想的失败。但不同的是,挫折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含义,挫折是弱者眼中的大山,是强者眼中的沙粒,是懦弱者逃避的理由,是坚强奋斗者的阶梯。
④第二问:挫折真的存在吗?
⑤挫折当然存在。人越大好像越难以面对挫折,大人们说:小孩子哪里会知道挫折?其实不然,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一样,挫折在小孩子的眼里是透明的。孩子们说:爸妈不给买玩具是挫折,打架回家再被打一顿是挫折。有时我会问自己:挫折是否真的存在?在经历了白天与黑夜,经历了花开与花谢之后,我明白了挫折的存在。它存在于我考试的失力中,存在于父母的不理解中,存在于友谊的破裂中。
⑥第三问:挫折与成功的界限在哪?
⑦挫折与成功只在一线之间。要不然爱因斯坦怎么会说:我喜欢挫折,它是我走向成功的路标。纵观古今名人或巨人,哪一位成功的背后不是挫折在作铺垫?爱迪生经历挫折发明了电灯,居里夫人经历了一个又一个挫折才找到了镭元素,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敢于面对挫折,敢于向挫折挑战。
⑧第四问:挫折给我什么启示?
⑨读了上面的材料,我认为我对挫折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那就是: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⑩屈原曾作《九问》,我今天写的《挫折四问》为我的人生指明了方向。我明白了什么是挫折,我再也不会害怕挫折,我知道了挫折的真正内涵——获得真知。最后我还要说一句: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

请对本篇写作进行点评。(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优点:
(1)形式新颖。作者以“挫折四问”的形式演绎了这一话题,这是一个值得称道的创新......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问答题 请从第③⑤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③段中找出一处病句,并分别改正。

问答题 阅读以上教学实录片段,请从本文的阅读角度对此进行评析。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孔乙己》的课堂教学实录,按照要求答题。 师:我们先来分角色朗读第10段。(两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进行朗读)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点评一下刚才三位同学的朗读。 生:我认为三位同学朗读得不错,语气上能够体现出掌柜和酒客对孔乙已的冷漠,体现酒客对丁举人的敬畏,特别是读到“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时声音颤抖更能体现对丁举人的敬畏。 师:好,点评得不错。 师:(出示幻灯片)现在我们围绕着第10段,完成下列问题。形式是分组进行抢答。 生:我们回答第二题:“打,打了大半夜,再打折了腿。”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从上文可以知道,孔乙己不是大盗,只是小偷,偷的仅仅是书呀、纸、笔之类的小东西,他去丁举人家偷东西也只是偷小东西,而丁举人把他抓住后打一下也就罢了,可是却打了大半夜,而且打折了腿,可见丁举人的心狠手辣,非常残忍。 师:说得太好了,给点掌声鼓励。 生:我们小组回答第一题:“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丁举人家里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透露了丁举人是一个有权有势、凶狠霸道的人。 师:何以见得? 生:从“竞”字可以看出,孔乙己会偷到丁举人家去是自己发昏,出乎大家的意料。还有“他家的东西,偷得的么?”这句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大家对丁举人的敬畏之情。 师:分析得好! 对上述课堂教学实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