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考题

填空题 古人读书首先要对语句如何停顿做出判断,这项工作称为()。

填空题 西汉刘歆撰成的目录学著作是《》,南宋陈振孙的目录学著作是《》。

填空题 古籍校勘的主要方法有对校、本校、()、他校。

名词解释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类书是曹丕组织人编纂的()。

名词解释 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是南朝萧统主编的()。

填空题 我国第一部著录甲骨文的著作是刘鹗的()。

问答题 理校

问答题 伪书

问答题 讹、脱、衍、倒

填空题 严复于《天演论》“译例言”中称译事有三难:()。

填空题 古代集部文献的主要类型可分为()和()两大类。

填空题 我国文献传抄的历史大致经历了由甲骨时代到金石时代、竹木()时代、缣帛时代、纸张()时代再到当今电子时代。

填空题 近现代学者中,被称为“甲骨四大家”的是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和()。

填空题 清代考据学的鼎盛时期为()时期,有惠栋为代表的吴派,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和汪中、焦循为代表的扬州学派等。

填空题 明代官方编纂了一部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类书,即()。

填空题 东汉晚期,经学大家()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填空题 ()三十四年的焚书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填空题 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为“记录有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

名词解释 索引

名词解释 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