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A.马克思主义不仅是科学的,也符合中国国情
B.“工读互助团”没有真正的理论家
C.胡适只代表个人,李大钊代表新文化运动的大多数
D.其他观点没有得到中国政府的支持

相关考题

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最重要的影响是()。

单项选择题 1918年底到1919年4月,中国人普遍对协约国胜利持高度肯定态度;但1919年4月后,列宁批判帝国主义理论却迅速流行开来。舆论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问答题 其论战的实质是什么?

问答题 胡适、李大钊两人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单项选择题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伴随着中国形势的发展,新文化运动阵营最终分裂。其开始分裂的标志是()。

单项选择题 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发现马克思主义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是在()。

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包括()。

单项选择题 毛泽东说:“1917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得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之所以唤醒了中国人,其原因有()。①中国革命实践的客观需要②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觉醒③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④与中国国情相似的近邻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前后,社会发展风云激荡,各种新思潮层出不穷,人们的思想经历着空前的解放和变换。某民意测验机构在北京大学学生中进行调查,要求每个学生选出一位在五四运动时期贡献最大的人物,结果下列四位人物得票相近。你认为对五四运动后社会思潮影响最大的应是()。

单项选择题 2011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中,在《新青年》上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注:指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联系起来”的文章是()。

问答题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问答题 他们的观点有什么不同?根本分歧是什么?

问答题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1、2中的引文各出自哪篇文章。其作者分别是谁?

问答题 马克思主义在传播过程中进行了哪些论战?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答题 五四时期出现了哪些新思潮?

单项选择题 以下是1917~1922年《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观察图例,结合所学知识,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单项选择题 下列组织属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立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是()。①“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②新潮社③平民演讲团④少年中国学会⑤“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单项选择题 五四运动前后,各色各样的“主义”纷纷涌入中国,世界各地的知名学者频繁登陆中国,中国各种身份的文化人也通过不同途径传递着各自的信仰,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种情况不能表明()。

单项选择题 毛泽东曾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开始在欧洲走路,走得比较慢。那时我们中国除极少数留学生以外,一般人就不知道⋯⋯”较早在中国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单项选择题 1920年9月,上海《劳动界》刊登的《一个工人的宣言》写道:“将来的社会,要使他变个工人的社会;将来的中国,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中国;将来的世界,要使他变个工人的世界。”该材料主要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