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选择题
A.华法林用于防治静脉血栓栓塞
B.华法林抗凝作用的机制是竟争性拮抗维生素K
C.华法林对已合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Ⅸ,无效
D.华法林早期可与肝素同用
E.苯巴比妥、苯妥英钠、螺内酯,考来烯胺、利福平等可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F.甲磺丁脲、甲硝唑、西咪替丁、水合氯醛等可增加华法林的血药浓度
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58岁。8年前患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2个月后症状加重住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阵发房颤,房扑”。给予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治疗好转。出院后仍有发作,持续数小时后,可自行缓解。1周前无诱因上述症状再改发作,较以往明显,不能平卧入睡,口服心律平150m/3日无效。高血压病20余年,服“尼群地平”,“倍他乐克”可控制正常口否认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查体:P96次/分,短绌BP120/80mmHg,左下肺可闻及少许干鸣音及细湿啰音。心率10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P2>A2,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口服地高辛加量至0.25m/d,3天后出现多次R-R间期>2s。氨酰心安增量至25mg3/d,静息心率80-106次/分。()
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58岁。8年前患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2个月后症状加重住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阵发房颤,房扑”。给予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治疗好转。出院后仍有发作,持续数小时后,可自行缓解。1周前无诱因上述症状再改发作,较以往明显,不能平卧入睡,口服心律平150m/3日无效。高血压病20余年,服“尼群地平”,“倍他乐克”可控制正常口否认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查体:P96次/分,短绌BP120/80mmHg,左下肺可闻及少许干鸣音及细湿啰音。心率10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P2>A2,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冠脉造影:左前降支浸润性病变,中段与右肺下A形成A瘘;左回旋支浸润性病变,左边缘支与肺A形成A瘘;右冠中段完全闭塞性病变,提示其远端与回旋支形成侧支循环。心超:升主动脉内径35mm:心尖部,部分室间隔,前壁及下壁运动幅度减弱。左房前后径45mm;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50mm,右心室前后径21mm,彩超:二尖瓣区可见收缩期花色血流信号经左室经二尖瓣口流向左房,血流V:5.3m/s,压力阶差112mmHg。二尖瓣呈单峰,峰值v:6cm/s,LVEF56%,短轴缩短率26%。根据辅诊检查,可得出如下结论()。
多项选择题 患者男性,58岁。8年前患急性下壁、正后壁心肌梗死。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作性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2个月后症状加重住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阵发房颤,房扑”。给予心律平,胺碘酮,倍他乐克等治疗好转。出院后仍有发作,持续数小时后,可自行缓解。1周前无诱因上述症状再改发作,较以往明显,不能平卧入睡,口服心律平150m/3日无效。高血压病20余年,服“尼群地平”,“倍他乐克”可控制正常口否认糖尿病、高血脂病史,查体:P96次/分,短绌BP120/80mmHg,左下肺可闻及少许干鸣音及细湿啰音。心率106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P2>A2,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关于抗凝治疗,该患者具有哪些栓塞高危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