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潜江位于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域内沟渠纵横交错,池塘湖泊星罗棋布。土地总面积289.4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3.7万亩,可耕种水稻面积176万亩。下图为潜江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虾对农药十分敏感,潜江独创“虾稻共作”的高效生态养殖模式,被誉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成功典范”。经过不断摸索创新,“虾稻共作”模式由初期“一稻一虾”变成“一稻两虾”,合计亩产综合收入5000元左右。2019年全市“虾稻共作”面积已达75万亩,通过大力实行“按户连片”、土地流转,建成了13个万亩高标准集中连片“虾稻共作”生态种养基地。“虾乡稻”大米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小龙虾产量居全省前列,“虾稻共作”已成为引领潜江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指出“虾稻共作”产业模式为潜江发展带来的效益。
【参考答案】
政治效益:“虾稻共作”提高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政治意义凸显;
经济效益:虾吃虫,可防虫害,减......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分析潜江小龙虾总产量高的原因。 -
单项选择题
图乙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河谷洪水对道路的危害
B.防御落石、滑坡对道路的危害
C.防御地震对道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公路、铁路线 -
单项选择题
图甲中隧道被设计成双螺旋形状的主要目的是()。
A.绕过高大山体
B.穿过高大山体缩短线路
C.降低路面坡度
D.降低工程造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