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同一个人,在绿皮火车里会“吞云吐雾”,但上了高铁就能全程忍住烟瘾;以前喝醉了也敢开车,醉驾入刑后,“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已蔚然成风。可见,遏制不文明行为除了持之以恒的道德教化,关键是要让法律长出“牙齿”,让制度成为“高压线”。依据材料,概括法治对社会的作用。
【参考答案】
社会因法治而进步。法治推动社会文明进步。法治维护良好社会生活秩序。法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高楼时代,居住条件升级了,可一些“楼主”尽管住进了高楼,素养却没有同步提高。电梯抽烟、便溺,电瓶车、自行车、易燃生活物品长期占用楼道,灭火器械从天而降,鸡蛋、苹果砸伤脑门。材料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怎样的不协调? -
单项选择题
2019年8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19年上半年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情况。据了解,2019年4月26日至5月25日期间,民法典物权编、人格权编的二次审议稿分别在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布,公开征求社会公众意见。这表明网络能() ①提升经济发展水平 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参与政治生活 ④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单项选择题
高空抛物、坠物危及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引发人们对“头顶上的安全”的关注。2019年8月,民法典侵权责任编草案三审稿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草案对于高空抛物、坠物行为有关的法律规定,做出了诸多调整和完善,对公众关心的相关责任问题给予了回应。这体现了法治() ①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秩序 ②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③能杜绝高空抛物的行为 ④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