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有一位文学家,家道中落,尽管“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却对他的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写成了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这位文学家是()
A.施耐庵
B.罗贯中
C.吴承恩
D.曹雪芹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四大名著”作者中,与《聊斋志异》的作者同一时代的是()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西游记》 -
单项选择题
一位教师在教授《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不但用多媒体播放了圆明园的景观,让学生结合课文谈了一下各自的感受,还要求同学们在课下收集一些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或图片以便于活动课上做展览。对于这种教学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运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风光片,使学习者有亲临其境的感受,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B.观看图片后让学生谈感受,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C.课堂内外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D.这种教学方法既发挥了教师的主体作用,也兼顾了学生对课文的独特感受 -
单项选择题
在我国常用的俗语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有与其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相对应,下列对应不恰当的一项是()
A.刨根问底——打破沙锅问到底
B.双管齐下——眉毛胡子一把抓
C.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
D.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