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一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曾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1万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十二五”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以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为标准,把着力点转向利长远、打基础、促民生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运用《生活与哲学》中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
【参考答案】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使我们逐渐认识到转变经济......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解析 ↓↓↓)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结合材料一分析,相关部门和专家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 -
问答题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发展前期,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长期沿用高物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资源的掠夺式开发造成了巨大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势在必行。2014年5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提出,今明两年我国单位GDP能耗需逐年下降3.9%以上。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
问答题
英雄并非偶然 ——立志教育事业。爷爷是老师,耳濡目染中稚嫩的张丽莉在心底暗暗种下了一粒“当一名老师”的种子,“长大后我要成为你”。1999年初中毕业考入依兰师范学校,2004年专升本进入大庆师范学院,2007年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后就职于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 ——放飞师爱。她说:“作为教师,如果孩子们期盼一缕春风,那么,我愿献上整个春天;如果孩子们渴求一滴海水,我愿倾其一片海洋;如果孩子们要撷取一片红叶,我愿给予整片枫林……而我所需要的,只是在青春年华,放飞师爱,伴着我可爱的孩子们,风雨兼程,一路同行!” ——最受欢迎的老师。学生说:“往往,最感动的时刻是,来自被老师想起,而最美好的时刻也是源于想起了老师您。”她被同学们选为“2011年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还颁发了奖状。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的奥妙原理,谈谈你对“英雄并非偶然”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