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管仲在齐国推行粮食“准平”政策,即在市场粮价低迷时,由政府收购囤积;当市场上粮价奇高时,政府则将囤积的粮食平价抛出。这一做法()。
A.导致政府与民争利损害形象
B.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确立
C.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生产发展
D.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国语•鲁语上》载:“昔烈山氏(烈山:其意为放火烧荒)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柱:意为‘尖头木棒’),能殖百谷百蔬。”材料可以佐证()。
A.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B.铁器的冶炼情况
C.轩辕氏对农业的贡献
D.神农氏创造耒耜 -
单项选择题
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一种朝着更加周密的中央统治制度和机构发展的趋势,官员担任的职务日益职业化和专业化。这反映出()。
A.周代宗法制已经瓦解
B.君主专制制度基本确立
C.官僚政治正在形成中
D.国家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
单项选择题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低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井田制瓦解的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