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患者男,28岁,因“咳嗽1周,发热伴出血倾向4天”来诊,咳嗽伴鼻出血和皮肤出血。查体:体温39℃,皮肤散在出血点和淤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4.2×109/L,血小板35×109/L;骨髓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极度活跃,早幼粒0.91,红系0.015,全片见1个巨核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凝血检查: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42秒,纤维蛋白原1.5g/L,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180μg/ml,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胸部X线片:双肺斑片状影。
患者需进行的治疗为()
A.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抗感染治疗
B.维甲酸,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C.化学治疗,小剂量肝素,抗感染治疗
D.维甲酸,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E.维甲酸,小剂量肝素,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抗感染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患者的诊断考虑为()
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部感染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肺部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肺部感染,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单项选择题
发生败血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的治疗措施除外()
A.抗感染治疗
B.低分子量肝素
C.尿激酶
D.输注冷沉淀或新鲜血浆
E.纠正休克 -
单项选择题
患者男,68岁,因“淋雨后出现高热”来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渐出现皮肤淤斑、穿刺部位大片淤斑。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3.0×109/L,血小板12×109/L,血红蛋白94g/L,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59秒,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29秒,纤维蛋白原(Fg)1.4g/L,D-二聚体0.89mg/L。胸部CT:双肺斑片状影。此时最可能的诊断为()
A.类白血病反应
B.维生素K缺乏症
C.血小板减少症
D.败血症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