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简答题
坛经疑问品云‘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之在处一般’以上所说与净宗信愿行之发愿往生似有相违,虽云禅净不同,唯但行十善:只获天道福报,而发愿往生却可超出轮回,发愿生西,岂会是愚迷之事,诸义未详,祈释疑虑。
【参考答案】
佛之经文,原有了义与不了义之分,祖师语录,更多真实与方便之言,必如是者,皆为时机根器,种种不同,故说法忽东忽西耳。譬病有......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问答题
梁实秋先生曾云:‘由于他们(在家与出家的修行人)的参禅修教,福慧双修,我不怀疑他们有此生此世证无生法忍的可能,但是离开此生此世之后,是否即能往生净土,我很怀疑。这净土,像其他的被人描写过的天堂一样,未必存在。如果它是存在,只是在我们的心里’。这段话,受业赞同‘净土存在心里’,因‘万法心造。’净土真存在西方极乐世界否?此境存乃是假相,而非实体?有人云西方极乐世界真有,此乃佛说,佛说岂可骗人?此说是信仰者之言,不信者当然勿多言。然何以见得真有?若真有,即‘存在心里’。受业谬论多矣。恳请开示。 -
问答题
按十法界的次序,阿修罗在人法界之后,但阿修罗有神通,能与帝释战斗,普通人死了欲升天还不可能,似乎人还不如阿修罗之修持好,为何人列在阿修罗之前? -
问答题
阳明临终有云:‘此心光明’,宋儒中亦有预知时至,谈笑坐逝者,按宋明儒对于佛法,阴取阳拒,若在佛教言,岂非谤佛谤法?然其临终所现瑞相,又与高僧大德无异,此应如何解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