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
某拟建的高度为59m的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对风荷载不敏感,其两种平面方案如下图所示(单位m)。假设在如下图所示的作用方向两种结构方案的基本自振周期相同。
当估算主体结构的风荷载效应时,方案a与方案b的风荷载标准值(kN/m2)之比,最接近于()。提示: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解题。
A.1∶1
B.1∶1.15
C.1∶1.2
D.1.15∶1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由已算得多遇地震作用下的第8层弹性层间位移,现已知第8层的楼层屈服强度系数ξy=0.4(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按构件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楼层受剪承载力和按罕遇地震作用标准值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由此可算得该框架结构在第8层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θp,8=()。
A.1/333
B.1/220
C.1/200
D.1/150 -
单项选择题
计算得顶层的弹性层间位移θe,8=()。
A.1/400
B.1/500
C.1/600
D.1/667 -
单项选择题
若该建筑物位于一高度为45m的山坡顶部,如下图所示,建筑屋面D处的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最接近于()。
A.1.997
B.2.290
C.2.351
D.2.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