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春秋时期,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制衣服,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齐国蚕丝需求量大,价格上涨,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齐王又命只准穿布衣,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不战而衰,齐国坐享其成,使疆土得以扩张。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看问题、办事情()
①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②既要注重量变,更要促成质变
③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④既要重视局部,又要统筹全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2010年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思路和政策措施。会议认为,经过10年不懈努力,西部大开发取得巨大成就,西部地区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水平的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仍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上述认识()
A.看到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B.强调了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C.体现了主次矛盾关系的原理
D.分清了事物的主流与支流 -
单项选择题
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努力增强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的实力,又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这种做法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统一的 ②两点论和重点论要统一起来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是辩证统一的 ④办事情要坚持一分为二的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单项选择题
苦难是天才的营养,一生苦难,造就了梵高这样天才的画家;失败是成功的营养,爱迪生从一千次失败中得到了一千种“不能成功的方法”,为最终取得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屈辱是发奋的营养,吴王的羞辱促使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成就霸业。这一材料主要提示了()
A.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