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女性,24岁。月经量增多2年,牙龈出血,口腔血疱,皮肤瘀点2周住院。化验:Hb90s/L,血小板20×109/L,PAIgG阳性,骨髓巨核细胞89个,伴成熟障碍,诊断为ITP。关于该患者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病人血浆输给正常人,受血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B.病人血小板输给正常人,受血者发生血小板减少
C.病人循环中血小板寿命缩短
D.病人血清中有血小板抗体
E.妊娠期患此病,婴儿死亡率增加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女性,36岁。牙龈出血,月经量增多2年,近因头昏、出血症状加重就诊。化验:Hb81g/L,WBC6.2×109/L,血小板31×109/L,PAIgG升高,初诊为ITP。在进行骨髓检查时,下列哪项不符合ITP骨髓象表现()
A.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占0.41(41%),幼红细胞核小浆少
B.粒系增生正常,各阶段比例正常
C.巨核细胞明显增多,以颗粒型为主
D.片中血小板散在可见,偶见巨大血小板
E.片中小巨核细胞占0.10(10%) -
单项选择题
女性,30岁。皮肤瘀点、瘀斑、刷牙出血伴月经量增多1年来诊。化验:血小板36×109/L,同位素标记测定血小板寿命明显缩短,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诊断为ITP。体检时下列哪项体征不应该出现() 9
A.中度贫血貌
B.心率100次/min,心尖部SMⅡ
C.脾肋下3cm
D.牙龈渗血
E.下肢皮肤可见紫癜 -
单项选择题
女性,26岁。1个月来牙龈出血,皮肤乌青块住院。化验:血小板28×109/L,Hb120g/L,WBC5.6×109/L,骨髓涂片巨核细胞105个,其中幼稚型15个,颗粒型80个,产板型8个,裸核12个,用皮质激素治疗,1周后出血倾向消失,3周后血小板上升到126×109/L。其作用机制最不可能的是()
A.皮质激素直接增加血小板生成
B.抑制血小板抗体生成
C.抑制单核-巨噬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
D.降低毛细血管脆性
E.抑制抗体与血小板结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