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为生物进化论奠定了科学基础。
A.拉马克的《动物学哲学》
B.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C.杜布赞斯基的《遗传学和物种起源》
D.林奈的《植物种志》 -
单项选择题
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自然选择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直毛长翅果蝇与分叉毛残翅果蝇杂交,A、a与B、b基因是自由组合的,杂交后代作为第0代放置在塑料箱中,个体间自由交配。装有食物的培养瓶悬挂在箱盖上,使残翅个体难以进入。连续培养7代,检测每一代a、b的基因频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第2代成年果蝇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
B.种群数量越大,a基因频率的波动幅度会越小
C.连续培养7代的过程中,该果蝇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D.培养至某一代中无残翅个体时,b基因频率为0 -
单项选择题
人们在1.5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发现了已灭绝的剑尾动物化石,对每个个体背甲的长/宽比都进行了测量,这一长/宽比用S表示。在图中,p曲线表示1.5亿年前时该动物S值的分布。在1亿年前的沉积物中,在三个不同地点发现了三个不同剑尾动物的群体,图中a、b、c分别表示3种动物群体中S值的分布情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群体c变异类型最多,最有可能出现新物种
B.群体a的环境最可能保持不变,理由是群体性状与1.5亿年前的群体p最相似
C.S值的变化实质反映了基因频率的变化
D.据图可以推断a、b、c属于不同的物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