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8世纪,德意志地区掀起了“中国热”,如普费弗尔的《寓言与故事》中根据中国孝道故事改编的诗歌,劝谕世人孝敬父母;维兰德在小说中借鉴《赵氏孤儿》的故事,虚构了一个勤政爱民的贤明君主形象——梯芳,颂扬他充满儒家精神的治国方略。这些文学创作()。
A.意在批判和改造欧洲社会
B.扭曲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形象
C.客观上推动了全球贸易发展
点击查看答案&解析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苏格拉底曾说,当水手们没有遇到什么危险时,他们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当他们遇到暴风雨临头或战争爆发的时候,(统治者)吩附他们做什么他们就会做什么,还会像一群“歌舞演员那样,鸦雀无声地静听领导者指挥”。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A.主张实行贵族寡头统治
B.强调形势对政治的影响
C.已经萌发人文主义精神
D.深受雅典民主政治摧残 -
单项选择题
17-18世纪,英法等国的思想家从宇宙受永恒的“自然规律”支配这一前提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同样是在不变的“自然法则”作用下运动的,并提出“永恒的人性”“永恒的道德”等社会政治学说。由此可知()。
A.近代科学与启蒙思想在思维上相通
B.启蒙运动催生了近代科学
C.启蒙运动加深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D.理性主义成为社会主流思潮 -
单项选择题
荷兰思想家格劳秀斯认为,在国家出现前的自然状态下,既无国家也无等级的存在,人们彼此平等自由,过着孤立分散的生活。由于自然法的存在,人们被理性所驱使,为了防止外来的侵袭和获得安全的生活,便意识到联合起来组成国家的必要性。这一国家产生说()。
A.否定了君权神授
B.肯定了人的地位
C.揭示了社会规律
D.削弱了教会势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