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问题。
与心灵对话
①我喜欢寂寞,喜欢在夜深人静时独处一室,这样我就可以敞开自己的心扉,与自己的心灵对话。
②我问心灵:“心灵,我对家人是不是很关心?”心灵不语,但她在我的脑海中展现出了几副画面。画面中的我匆匆而去的关门声掩盖住了妈妈那一声“多加小心”的关怀。画面中的我对饭菜不满的情绪,让姥姥无可奈何地摇了摇头。看了这两幅画面,我感到无比愧疚,我知道了对家长的粗鲁,对亲情的淡漠。于是,我对心灵保证:我下次一定要关心家人。心灵笑了。
③我又问心灵:“心灵,我对朋友是不是很友善?”心灵赞许地点了点头,说道:“有一位朋友遇到了困难,你能够热情地帮助;有一次朋友遇到了伤心事,你能真诚地去安慰;有一位朋友因考试的失败而气妥,你能鼓励他,使他充满了信心。你对朋友的关怀已经做得很完美,谢谢你!”我甜甜地笑了。
④我再一次问心灵:“心灵,我对他人是不是做到了尊重?”心灵摇摇头,说:“你还没有做到。有一位同学不小心碰了你的东西,你对他大加指责了一番;有一位陌生人向你问路,你却因忙着回家而昧心说不知道。还有……”
⑤听了心灵的话,我虽然感到万分惭愧,但也有些无地自容。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冷漠,对朋友以外的人缺少关爱之情。我静静地告诉心灵:以后,当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一定会伸出援助之手,以尊重的心态对待每一个人。心灵在为我加油。
⑥在与心灵的对话中,我不断反省自己,使每一天的我都变得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所以,我感谢心灵,感谢她对我的提醒;是她让我反省,是她带我成长,是她让我的生活更加和谐美丽。
请从第②③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从第⑤段中找出一个病句,并改正。
错别字:第②段,“副”改为“幅”;第③段,“妥”......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相关考题
-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一堂作文课教学实录(节选),按要求答题。(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 师:[A]上次作文为大家布置的是写一篇事物说明文,我发现大家对说明文的逻辑顺序、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掌握得还算可以。有一个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它和修辞学上的比喻类似,如何在文章中恰如其分地运用出来,那一定基于我们对其深刻理解,弄清二者区别的基础上。今天我们就来弄清二者的区别,学会使用打比方和比喻,让它们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师:[B](幻灯片展示打比方和比喻的区别)说明文中的打比方是一种说明方法:因所要说明的事物和选取的打比方的事物之间存在共性,故此用来做比。它的目的是为说明服务,为了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某种特征,它只适用于说明文文体。而修辞学上的比喻适用于记叙文、议论文、小说、散文等多种文体,它的目的多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形象性,为增强文采服务。它分为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类型。 师:[C]大家应该能大致清楚二者之间的关系了。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来详细解释一下,翻开《看云识天气》看第一段内容:……它们有的像羽毛……有的像鱼鳞……有的像羊群…… (老师通过举例对照课件的内容详细解释了起来。学生们不时地在记笔记) 师:[D]同学们不要只顾记知识点,要理解消化。记好后大家开始自己检查作文,看你们的文章中有没有使用打比方或者比喻,使用是否正确。没有使用的同学,看能不能将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加入到作文中。 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单刀直入直奔教学主题是简洁且有针对性的导入方式
B.说明教师讲课准备充分,且恰当使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
C.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课堂节奏跳跃性大
D.体现出教师重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
单项选择题
学习鲁迅《故乡》时,在讲解“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时,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借代”这种修辞方式,教师列举使用该修辞手法的其他语句来说明。下列语句中,不能作为例子使用的是()。
A.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B.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C.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D.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
单项选择题
学习完《皇帝的新装》,某教师组织了一次班级童话故事会。每小组选一名擅长讲故事的同学,小组成员帮助他(她)选好童话故事,并帮他(她)准备,听他(她)给本组同学讲,大家听后再给他(她)以具体的指导。然后各小组的代表再进行比赛,教师确定评委人,事先宣布评分标准。对该教师的教学设计,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A.能够根据所选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
B.能够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突出与教学重点、难点相关的教学环节
C.能够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D.能够开发多种教学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