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以前,我一厢情愿认为,只要有爱心、耐心、恒心治理班级,学生定能投桃报李。可在班级实践中,工作向左,实效向右,往往陷入“我本将心像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尴尬境地。穷则生变,一次班会上我另辟蹊径,广开言路,让学生给我定规矩,此言一出,惊得学生晕头转向,班级沸腾,他们听的真切:没错,老师刚才确实这么说,;看样子老师是认真的,那就给老师点颜色瞧瞧。“不吼学生!”有学生小心试探,“不拖堂!”立马有人附和,“不向家长告状!”学生胆子大起来,“不惩罚学生!”好,一言为定!接着我郑重与学生做约定,如果我违反以上任何一项,将独自为班级打扫卫生一周,学生一阵雀跃,那你们做出什么承诺呢?“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认真完成作业”······等等。学生七嘴八舌说很多,我选取简单易认又重要的三条写黑板上,并定出处罚措施,然后打印张贴上墙,师生相互监督。
后来,更多科目老师相继签名加入比赛,学生注意力更集中,课堂纪律大大改观,老师高效讲解不拖堂,班级管理进入良性循环。以上三章对老师而言没丝毫难度,自然率先示范,而对学生要求简单明了,具体到位,实用性极佳,课堂纪律有保证,班级管理实效还会差吗?
该教师做法对你将来做好班级管理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启示有:必须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新机制。在班级管理中,只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点击下方‘点击查看答案’看完整答案 ↓↓↓)
点击查看答案
相关考题
